close

這一波的合理房價在那𥚃?(下)

筆者認為2011年以後進場買房的人,在這幾年賣屋都有可能面對賠本售屋的窘境,如果不願意賠本讓售,那麼房子很可能就掛在那裡不動;反之,欲購屋者若想以20092010 的房價打折切入,賤價購屋,筆者認為可能性也不高,尤其是一些「好屋」,市場存量本來就相對稀少,斤斤計較的結果,反而會錯失以合理價購入好屋的機會。

要判斷房價的可能下修底限時,我們就得先來注意幾個數字,包括;買賣交易量、建照與使照的房屋數量、中古屋與新屋的數量變化,然後再從市場供需關係上去探討和判斷。讀者可以從本書前幾章的數字和相關資料去做判斷。

這一波漲的快又狠的,下修程度較大

最有降價空間的區域會是:大批建商推案(量大),且有大量投資客介入的區域,像重劃區及其周邊的區域。

比較沒有降價空間的區域:台北市及新北市的第一環區域中的蛋黃區,因為少有可建素地,地價又居高不下、老屋改建又困難重重,在需求仍然強勁的情況下,下跌幅度有限。

影響房價的幾個重要因素

1 ) 投資客的售屋意願

購入成本

大部分的投資客投資房地產當然都希望能獲利了結,沒有大賺,也要小賺,否則至少打平出場,至於比較専業的投資客,則比較能接受小賠出場的結果。當今游資充斥、利率極低的情況下,翼望這些人慘賠出場,根本是不切實際的幻想,購屋者反而錯估情勢而錯失了「危機入市」的時機。

所得稅負擔

2014年房價緩漲、2015年反轉下修,對近幾年買房的投資客而言,將無「獲利」空間,因此也不用擔心房地合一稅,所以不少屋主打算在新制上路後再出售房屋。

持有稅負擔

2016年適逢公告地價每3年調整1次的年度,各地方政府因稅收欠佳,民間團體大力呼籲公告地價應貼近市價,再加上已實施的囤房稅,屋主的持有成本更加沉重。此一因素將促使多屋族及投資客出售餘屋。

w=600%26;h=600%26;r=230817

2房地產業者的售屋態度

房地產業者已開始減量經營、以量制價

房市進入盤整期,建商勢必要轉型並調整推案策略才能安全渡過;「減量經營」是開發商必走之路,大多數建商紛紛啟動「減產救價」策略,一改過去大量且大規模推案的擴張策略,投入減量經營行列。

建商的經營心態和財務結購

因為建築素地難求、地價居高不下、再加上老屋改建不易,因此餘屋存量不多的建商都有惜售的心理,不會過度的削價求售。除非建商因為資金調度出了問題,面臨倒閉才會有倒貨潮,不然價格崩跌的機會不大。況且政府見到房市不振也不可能放任不管,至少會疏緩打房措施。一些社會團體將此種政府的「救市作為」譏諷為「圖利建商」是短視、不理智和不公平的說法。 

量大偏遠的重劃區下修程度大

若想要到供給量大的重劃區撿便宜,一定要確認未來所有的機能是否能到位,否則現在看來是撿到便宜,但之後一段時間,房價恐怕會面臨更大幅度的修正,甚至想賣都賣不掉。因為重劃區雖然道路整齊寬敞,但卻少了舊市區便利的生活條件,一般重劃區從規劃到成型,總是需要10~20年時間。

坪數大總價高的房屋格局下修程度大

另外,因為房價太高,國民所得卻停滯不前,因此大坪數、大格局的房屋將因買得起的多半已經買了,而買不起的卻依然買不起,因而此類產品將面臨「難以短期順利去化」的市場困境。

根據最新的調查結果顯示,北市以40坪以下產品為大宗,其中,20-40坪在104年占了總成交量的44.3%,較前一年增幅有15.4個百分點,顯示北市購屋者對於中小坪數接受度提高:至於新北市,則是以20-40坪為主力,104年占比48.0%,其次則是40-60坪,占比26.3%,兩者合計高達74.3%,接近七成五。反之,坪數大總價高、坪數小單價高的產品在市場上也因不討喜而會面臨更大的市場壓力。

建商的底限在那裡?

這一波的房地產市場下修已經建商的厚利不再,一般而言,建商出售房屋底價的毛利潤已從過去的30~40%降到~20%上下,降價15%建商大致不賺不賠,賺的5%大概只足以支應營業費用;而降價20%通常就得蒙受實際的虧損。這也是我們現今在市場上幾乎見不到新成屋或預售屋有降價15%以上案例的原因。

但是對老屋來講,老房子因為當時的取得成本較低,加上老屋在使用上的功能日益退化,因此房價下修空間較大,尤其位居比較偏遠、生活機能不是那麼優的老房子,房價跌個45成也不是不可能的事,甚至賤價還找不到買方接手,只有精華地區的老房子,因擁有地利之便,或許還有人願意接手,但是除非是具備店面效益的一樓房子,否則房子老了,居住性總是會愈來愈差,而在都市更新氛圍逐漸轉變的情況下,想要不出錢換回新房子的可能性愈來愈低,因此,縱是位於精華地區,老屋的房價下修也是可以預期的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illiamhu08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