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從現在開始,所有生意都將徹底改變

當前的世界正在經歷一場蛻變,然而很多人們卻對此產生恐慌情緒,其負面效應遠遠大於經濟的轉型。

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就是盲目的絕望

越是這樣的時刻,我們越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,我們需要深度的反省和思考、足夠的理性和冷靜,看看究竟該怎麼面對未來。

在武林上,每當一個人昏迷不醒,唯一的辦法就是打通他的任督二脈,任脈主血,督脈主氣。是人的奇經八脈,任督通則百脈通。如果這人運氣再好點,它的“任督二脈”還可以被逆向打通!那麼當他醒來時已成了一個絕世高手。

內人支柱這個道理不言自明。就是說,每一個成功的男人後面,都有一個傑出的女性為你修築港灣。港灣,是一種精神象徵,起著心靈休憩和精神支柱的作用。

用對手(敵人) 來鼓舞自己。人是不能不斷創造、不斷開拓的。所以,要做成大事情(如果沒有大的目標就算了),一定要找到對手,通過對手來鼓舞你的事業。最高的境界是,沒有對手,就要用力來培養對手。

小人成就。如果只想做小事情,一定要拒絕小人。但是,做大事情則需要小人來成就你。小人讓你時時刻刻警覺、清明

沒有小人來成就的男人,通常容易自滿,容易妄自尊大,容易迷失……所以,上帝就製造了小人,小人是用來成就大人物的

優秀的且能成大事的男人,總是在奮鬥的過程中,發現、珍惜這五種人,感謝他們,感謝高人,感謝貴人,感謝內人,感謝對手,感謝折磨你的小人。

在人的成長過程中,高人開悟應該是成本最低也是最為關鍵的一步

從經濟角度來講,社會上只有兩種人:“生產者”和“消費者”。

 “消費者”和“生產者”不是對立的,而是互相轉化的。假如你是一名服裝廠的工人,那麼首先你就是一名生產者,你的產品是服裝。但是當你去餐廳吃飯,你就變成了消費者,這時餐廳的廚師是生產者,但是廚師也需要穿衣服,他需要購買服裝,所以他同時也是你的一名消費者。

所以:每一個人在服務別人的同時,也被別人服務。這就是“生產”和“消費”的不斷轉化,經濟就是這樣被推動

生產”決定“消費”

當生產和消費互相配合,相得益彰,整個社會就會往前推進,經濟健康增長。相反,當生產和消費脫節,一方跟不上另一方,就會出現經濟停滯增長,即:經濟危機到來。

過去的年代產品比較匱乏,只要你能把產品生產出來,就會被消費者享用。所有此時所有的產品都可以計入“社會財富”裡,當然它們都是“生產者”創造的。

如今的社會產品已十分豐盛,生產者卻依然蜂擁而至,甚至陷入盲目、無序、同質化的混亂生產階段,這就生產出了大量沒有人使用的產品。此時,只有能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產品才可以計入“社會財富”,剩下的如同一堆垃圾,不僅消耗了我們大量的資源和精力,還佔用了空間。

 

再換一個角度來講:

中國在早期的“計劃經濟”階段,實行的是“按計劃生產、按計劃消費”的原則,由於一切都是計劃好的,永遠不會發生經濟危機,但大家也因此沒有什么生產積極性,經濟發展水平太低,不值得提倡。

後來過度到了鄧小平時代的“市場經濟”階段,實行的“按意願生產,按利潤分配”的原則,此時由於“生產”的權力是開放的,只要一種“產品”被需要,就會有人去“生產”,這可以某種程度範圍內刺激經濟發展。

但是到了一定階段,由於“生產”的權力不被限制,同種產品的生產商過度繁殖,然後大家互相競爭,而且生產商為了追求利潤,不斷擴大生產,並採取低價策略,當產品數量超過了消費需求量之後,產品就會過剩,而且利潤被無限壓縮,結果大家都無法生存,這就是中國目前的狀態!

而習大大提倡的“供給側改革”和“淘汰落後產能”其實就是控制生產的無序化,淘汰那些落後、過量生產型企業。

 

在傳統的生產方式裡,產品是“生產者”說的算,“消費者”只需要根據自己需求決定買或者不買。比如廠家往往因為無法低成本的了解每一個客戶的需求,所以往往採用一刀切的方法,就是把需求做多的性能組合到一起,成為一款產品。

這種生產並沒有深入了解、統計、整合消費者的需求。也就是說“消費者”的需求是和研發設計等環節分離的。生產者只關心訂單的批量和規模;銷售環節則只顧銷售額,也不會過多關心消費者的需求。

既然是和消費需求脫節的,就不可避免的產生的庫存和壓貨,而庫存和壓貨是吞噬廠商利潤的黑洞,也是商品價格難以下降的攔路虎。壓貨和庫存是利潤的天敵,中國零售商品的零售價往往是成本的5,眼鏡、珠寶、奢侈品零售價往往是成本的百倍,如此巨大的價格差異就是層層庫存、壓貨加價和終端零售成本高昂造成的。

以服裝行業為例,像七匹狼、柒牌、李寧等等這些傳統企業,在輝煌年代營業額可以達到幾十億,他們的優勢就體現在生產能力和渠道方面,生產線一開就是十萬條,然後渠道也很強大,產品生產出來之後通過分銷商向零售商去鋪貨,再依靠在央視上的廣告效應,可以迅速佔領全國市場,這就是傳統優勢。

在以前,如果我們看誰穿了一件漂亮的某品牌衣服,會問你哪兒買的,我也去買一件。而現在,如果以個女孩今天剛買了件新衣服,高高興興的穿出門卻發現跟別人撞衫了,就會感到鬱悶:他怎麼跟我穿的一樣呢?於是回去就把衣服扔在家裡了!也就是說消費者的需求已經變了,如今是個性化需求的時代

時代不一樣了!

這種變化從是人們開始尋找自我開始,個性化是下一個時代的開端!

消費決定生產。每個人的個性需求被放大,人們越來越喜歡個性化的東西。但是個性化的東西需求量沒有那麼大,這就需要工業企業能夠實現小批量的快速生產。而以工業4.0(包括大數據、物聯網、雲計算、3D打印等等)為代表的技術的革新,恰恰順應了這種變化。它正在實現“製造業”和“信息化”高度融合,誕生出C2F(顧客對工廠)模式。可以快速、小批量、定制化的生產每一個消費者需要的東西!

所以,這是一場“消費關係”的大解放。未來的消費關係是:消費者需要什麼,生產者就得生產什麼,這是一個逆向生產的過程。整個社會的供應關係被摧毀重建,經濟的任督二脈正被逆向打通。

中國經濟的供應關係也發生了大逆轉。因此這些生產、營銷、渠道和盈利模式都變化了,也就是說傳統的消費理論和經驗都統統失效了!

所以,這一輪經濟危機,其實是一場社會大洗牌,中國必須淘汰那些落後又粗放的生產型企業。這些傳統企業遇到的不是冬天,而是絕境!

新經濟、新氣象

中國也將進入一個“新計劃經濟”時代,即:所有的生產都會按照消費需求進行,未來的每一件產品,在生產之前都知道它的消費者是誰,並且知道這件產品的標準是怎麼樣的。而生產商之間比拼的不再是價格,而是誰能最先對接到消費者的需求,並且完成消費者需求的精準程度。此時,不會有庫存,也不會有惡性競爭,行業更進一步細分化,新的供應關係正在形成!

為什麼稱之為“新計劃經濟”時代呢?因為“傳統計劃經濟”是國家在宏觀調節,而“新計劃經濟”則是消費者在宏觀調節,恰似另外一隻看不見的手!

也就是說:今後是“消費者”決定生產,而不是“生產者”(包括工廠老闆、設計師等等)決定生產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illiamhu08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