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由百鎮計劃閃出一萬億的光芒

桃李春風

▲桃李春風實景

 

這不是一個光芒萬丈的故事,而是一部從泥濘走到美景的戲劇。

宋衛平已經不是綠城的大股東。本來,這時候,他應該有點寂寞吧。但是他沒有。相反,他似乎是心滿意足地終於等到了這一刻。

他比從前任何時候都更有熱情。 他要在十年內造 100 個小鎮,實現一萬億的銷售額。

這個聽起來有點瘋狂的「百鎮萬億計劃」,靠譜嗎?

還好,這不是突發奇想。或者說, 這個奇特的商業模式,不是靠天才規劃出來的,而更可能是陰差陽錯的結果。

宋衛平哪來這麼瘋狂的膽?首先是因為「桃李春風」吧。

聽說過「桃李春風」這個樓盤吧?這是宋衛平中途接手的一個別墅項目,在杭州西郊。之前,一年賣不了幾套,真的是一年下來只能賣幾套而已。產品很普通也就算了,更慘的是地段還很冷門,超級不受注意的那種。

宋衛平接手之後,對剩下的土地重新規劃,重新設計,結果被一搶而空。不止杭州人買,全國各地都有人搭飛機過來搶房。

產品本身就充滿了戲劇性。 綠城原本不太擅長做小戶型,但這一次的別墅竟然只有一百來平米,總價只要兩三百萬,而且是中式別墅,還精裝修交付。

無數人心動,很多人買得起,然後就被搶光了,一套不剩。

這種熱銷,連宋衛平自己都沒有想到。當時,怎麼想到要做這樣的產品?

在中途接手這個項目時,宋衛平團隊先是跑到海南的「綠城·藍灣小鎮」,跟在那裡過春節的業主深聊。海南有東南亞風格的小別墅,總價不高,很受歡迎。宋衛平拍板,那就在杭州蓋小別墅,但不要東南亞風格,要純粹的中式風格。

造中式別墅,要是功力不夠,很容易蓋成影視城裡的那種山寨味。這是宋衛平最不需要擔心的,他太有經驗了。

在「桃李春風」中式小別墅的血統裡,是綠城·桃花源的「十錦園」,是從「江南第一豪宅」胡雪巖故居繼承而來的綠城·雲棲玫瑰園,是驚艷了全世界的西子湖四季酒店……

 

但是, 宋衛平不想造一個普通的別墅區,而是要造一個小鎮。 起初,他覺得應該把它造成一個養老項目。之前,他造過「烏鎮雅園」,就是那個每年都要開世界互聯網大會的烏鎮,很多上海人買在那裡養老。

結果,來買的主要是 35 歲到 55 歲的人。那麼,原本規劃的頤養配套體系,是不是就可以不做了?當然要啊,而且還要有學校、商業街、民宿和小鎮巴士等等。

既然這麼受歡迎,那就再造一個小鎮?這段時間,很多人請宋衛平的高管團隊成員吃飯,為的是能買到一套,在下一個「桃李春風」。

宋衛平的「小鎮情結」,已經頗有一些年頭了。

早年,在綠城的招聘考卷中,他曾出過一道題,談談對《論語》中一段古文的理解:「春服既成,冠者五六人,童子六七人,浴乎沂,風乎舞雩,詠而歸。」

一家房地產企業,需要這麼有文化嗎?或許,他並不是故意要為難應聘者,他只是太喜歡《論語》所描述的這個景象了:春天來了,一群朝氣蓬勃的人,在河流裡暢遊,春風拂面,然後哼著歌回家……

2500 年前,孔子跟眾位弟子談論志向時,年紀最大的曾點用這段話作答。孔子激賞之:我和你一樣啊。

宋衛平的志向,差不多也是這樣。 他總是幻想著孔子所描述的模樣——是《論語》裡的「風乎舞雩」,亦是《禮記》裡的「大同社會」。

一個普通的樓盤,顯然不足以承載這些美好的想像。那種叫做「小鎮」的東西,一直在他的心裡發芽。

但是,對於企業家來說, 任何美好的想像,都需要一種能夠自洽的商業模式。

幾年前,宋衛平曾率領浩浩蕩蕩的高管團隊,去考察万科的小鎮項目——良渚文化村。回來之後,編制了一本很厚的小鎮綱要,無比詳盡地設想了小鎮的理想模樣。

但是,他還是遺漏了一樣最重要的東西。他手上有一樣別人所沒有東西。 幾年前,他成立了一家現代農業公司,種了幾萬畝田。

既然是小鎮,為什麼不能把農業加入去呢?讓那些買了別墅的城里人,可以有一畝三分田耕種,不是更有吸引力嗎?

當然,不是光給人家一塊地養花種菜就甩手了事,而是用規模化的現代農業來打理。別墅業主可以吃自家耕種的綠色瓜果蔬菜,吃不光的還可以賣給農業公司,樂呵呵地賺一些小錢。

這幾年,宋衛平的現代農業,已經做成了國內的一塊牌子,建立了各種綠色檢測、各種銷售配送網絡。

於是,在「桃李春風」之後,宋衛平的小鎮項目,又加入了現代農業。這不僅讓買房子的高興,更重要的是,它還能吸納當地農民就近幹活,不用外出打工。

這樣的小鎮,把城里人和農村人妥協地融合在了一起。這樣的「城鎮化」,地方政府怎麼忍心拒絕呢?

 

突然間,政策的東風,也吹拂了宋衛平的小鎮。

Taiwan-landscape-mountain-top-wood-stairs-sun_1920x1080

我們國家的政府文件裡,已經不用「城市化」這個詞,而是叫「城鎮化」。別看一字之差,大有玄機:農民得進城,但大城市又要控制人口,所以得有一大批足以安居樂業的小城鎮。

所以,很多地方政府都在積極行動,規劃各種「特色小鎮」。 宋衛平的小鎮,恰好撞到了風口上。

風口還不止一個。比「城鎮化」更熱的一個詞,是「供給側改革」。 在高呼去庫存的房地產行業,宋衛平的「桃李春風」,是一個堪稱經典的「供給側改革」案例。

前陣子,各大新聞門戶網站,均在頭條等顯要位置,刊登題為《習近平再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:去庫存篇》的文章,不點名地提到了「桃李春風」,將其作為產品端供給的正面案例——

在庫存去化率水平較高的杭州,某別墅項目2013年開盤,2015年全年銷售量為零,庫存佔項目總量的50%,開發企業負債7.6億元,無奈將項目轉手。

記者了解發現,原項目設計規劃為500平方米左右的大面積、毛坯房別墅,因總價高,後期裝修成本高等原因,不受市場認可。

新接手開發商將項目改為100平方米以內的精裝修別墅,並在周邊增加了餐飲購物、休閒娛樂、文化體育、健康醫療和交通等配套服務,使得該項目快速從滯銷產品變為暢銷產品。

現在,住建部已經要求宋衛平團隊提供PPT:從「供給側改革」的角度,總結「桃李春風」的經驗。

掐指算來,宋衛平手上已經有9個小鎮項目了,不止在杭州,還在成都,在廈門,在北京……

還在洽談的更多。據說,慕名而來的意向合作者,把宋衛平的門檻都快踏破了。

於是,就有了「百鎮萬億計劃」——十年內造100個小鎮,實現一萬億的銷售額。

現在,宋衛平已經不再是綠城大股東, 他在「藍城」平台上做這些小鎮。

彷彿,他從前做過的那些事,都是在為這個「百鎮萬億計劃」做準備。從前那個做房地產的宋衛平,那個種了幾萬畝農田的宋衛平,那個辦學校和醫院的宋衛平,還有那個做養老項目的宋衛平, 此刻已經真正合體成一個人,閃出一萬億的光芒。

當年,這些事,做得隨性——感興趣,覺得有益於社會,就做了。現在,這些往事,就像一顆顆珍珠,遺落在他人生的角落裡,他的雙手搓啊搓,竟然搓出了一根金線,可以把它們串起來了。

那根金線,當然就是宋衛平的「小鎮計劃」。

現在,宋衛平的藍城,擁有綠城教育集團、綠城醫院、綠城頤居、藍城農業、藍城頤養、藍熙健康等等。沒有這一切,「百鎮萬億計劃」不過是空中樓閣。

如果說得邪乎一點,大概是這樣的:他用了二十幾年時間,在下一盤很大的棋。

當然,這是馬後砲而已。那些天才的商業模式,很多時候不過是陰差陽錯的結果。所有的經歷,閒情也好,挫折也罷,只要你手上有一根金線,它們都將是一顆顆閃亮的珍珠。

前些天,有一份品牌估值榜單說,「藍城」這個品牌值72.18億元。不知道小數點後面那麼精確的數值是怎麼計算出來的,但明眼人都知道,「藍城」也好,「綠城」也罷,最值錢的,恐怕還是宋衛平這三個字。

常有人問,「綠城」和「藍城」到底是什麼關係?首先,這裡兩家完全獨立的公司。然後,宋衛平是這 麼回答的: 綠城是我女兒,現在出嫁了,我還是關心她;藍城是我兒子,他現在還小,所以我得花更多時間照看他……

白居易有一句詩,「春來江水綠如藍」,寫的是宋衛平所在的杭州;現在讀起來,似乎是專門寫給宋衛平的。

「春來江水綠如藍」,多美啊。它的前半句是「日出江花紅勝火」。 (來源德科地產頻道)

宋衛平的“小鎮計劃”:有夢自有遠方

宋衛平:我構思裡面的「小鎮」,是因為我相信中國後面三十年的城市建設,大面積的開發將會停止,主要就是城市改造、城市更新。對年輕人來講,這一定是好的選擇,因為城市裡面所能得到的,所能看到的,再怎麼差,哪怕是一個蝸居幾個平方米,都比農村要強十倍以上

在城里呆久的人,已經麻木了,不曉得農村。城市的光芒沒有照到農村,年輕人就像飛蛾撲火一樣嚮往城市。一個年輕的小伙子,留在農村只幹農活?幾乎沒有。長得標標緻緻的女孩,農村里面還有嗎?沒有了,到哪裡了?都到城裡面去了,要么去工廠,要么去洗腳。

三十多年過去了,大城市光芒耀眼,但是鄉村和城鎮建設,乏善可陳。現在,我們終於有可能利用城市裡面所形成的經濟能量——它的外溢會形成,可以帶動周邊城鎮和鄉村的興起,這是今後三十年一個最理想的可能。

依靠城市,或許可以找到一種非常巧妙的能量轉換。比如說市民為了更好的居住環境,願意從城裡出來。我們的綠城·烏鎮雅園,那是一個「上海村」,上海人到那邊一個小時,現在構成了裡面的一個居住主體。雖然上海有外灘,有靜安,但是烏鎮雅園裡面會有一種新的生活。 它是「小鎮計劃」的一個實踐,一個雛形。

如果有能力的話,在城市發展過程當中,可以把周邊的鄉村和農業,用科技農業、文化農業、旅遊農業帶動起來,構成一個新的模樣。這方面我們做了很多探索和設計,大概會在今明年陸陸續續地推出。但是,現在看到上海外環的地價變成四五萬,我就很著急,我怕在上海周邊找不到地來做「小鎮」了。

 

 

我們構想的「小鎮」,是一個平方公里要開發建設,然後帶動三個平方公里或者是五個平方公里的農業改造,然後做成一個三萬人的小鎮,構成農業科技在農村生產過程中的應用,試圖做到農村的生產、生活、生態的協調和平衡。

上個世紀20年代,以梁漱溟先生為代表的志願者,那一批中國知識分子,做過這個事情,一直做到抗戰爆發之前。他們想改造農村。當然,現在不一樣了,科技的發展給城市帶來巨大的活力,農村被遺忘了。

在很多城市,第一產業農業在其經濟比重裡面大概只有百分百六點幾,無所輕重。每年中央的一號文件都還是講農業的問題,我相信經過那麼多年的積累和探索,曙光已經出現,中國農村得以改造的可能性,已經出現。

退休之前,他想做出五到十個小鎮樣板

劉德科:宋總,你剛才談到的「小鎮計劃」是很宏偉的,很有高度,但我們還是要問一個很庸俗的問題,你的「小鎮」還賣房子給城里人嗎?

這個小鎮上,有兩個教育系統:一個是016歲的,就是到初中的教育活動;另外一個是60歲到120歲的,老人家在裡面繼續學習。小鎮裡面會有健康管理系統、醫療診斷和康復系統,有日常生活所需的商業活動

我想一個標準的小鎮,應該有三個酒館,一個是紅酒館,一個是啤酒館,一個是米酒館;可能會有幾個茶室,可能會有幾個風味餐廳,土菜的那種;會有一到兩個書店,然後可能會有幾間電影放映廳,會有幾個廣場,會有一些水面,會有一些湖畔,會有小的教堂。

宋衛平:我們希望通過科技化的農業,把他們留下來,成為現代農業工人。他們不用出遠門,就可以有一份穩定的收入。嚴格意義上講,「小鎮」不是被用於討論的,對我來講是用於被做出來的,被實踐的。如果我還做得動,在五到十年裡面,最起碼做出五到十個小鎮樣板。

中國將會有三億人左右居住到小鎮裡面去,這個小鎮做得好不好,首先看我們的作品。這個時代,城市裡面做得好的,做得差的都有,它是紊亂地發展才繁榮的。但是希望做小鎮,發改委說「十三五」期間中國做一千個,我知道我們的價值,我們做小鎮的一些可能性。

他說,如果我做不成……

張育群:感覺宋總過去做的事情,比如教育、醫療、養老等產業,都是為了現在這個「小鎮計劃」?

宋衛平:小鎮是一個生命體,我最近也在研究,中國的縣城是小鎮主要的覆蓋面和載體。你如何在這樣的社會結構裡面重新設定,就是說你三萬人從哪裡來,然後裡面的眾籌、共建、自治、**,怎麼樣構成一個新的組織形態?政府派來的機構,辦公室在哪裡?

甚至,要不要通過一個小鎮的公約,來規定好這個小鎮對乞討者的姿態?我的一個想法是說早上六點到晚上六點,應該允許叫花子進來的,但是晚上天黑了以後,希望他們不要在小鎮裡面過夜,但是馬上就有一個問題,他們到哪裡去過夜?乞討是基本人權之一。

會碰到非常有趣的問題。一個一個去解決它,這個毫無疑問是一個桃花源式的思考。對一般人來講,這只能是說說而已,但是我相信我是做得到這一點的。在中國房地產商中,如果我和我的團隊做不成小鎮,那中國就沒人做出來小鎮。

藍城·桃花源項目規劃效果圖

業內看他的作品都是嘖嘖讚歎,尤其是來自北方的同行,只能遺憾他的作品在北方的少見,不過目前這種情況也正改觀,2016年藍綠雙城於鄭州打造佔地達4800畝的藍城·桃花源,正是源自宋總所傾心打造的“理想小鎮”為藍圖,無論是紅酒館、啤酒館、米酒館,感受酒的醇香;茶室、風味餐廳,領略茶食之間的原生態生活;一到兩個書店、幾間電影放映廳,閒暇時的生活小趣也頗為易得;四季花海周邊的幾個小廣場、情人谷裡的湖面,還有小小的教堂,都將在這裡都成為現實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illiamhu08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